1、礦山科學開采,防止地質災害
礦山開采嚴格按照設計進行自上而下分臺階開采,及時清理邊坡危巖和浮石,修正過大的邊坡角,防止產生崩塌、滑坡等地質災害;開采過程中應用實時監測技術,建立動態監測系統;臨時排土場堆積過程中,及時進行削坡壓腳處理,防止引發地質災害。
2、固廢物利用,綜合減少尾礦
露天礦山在開采過程中然會造成礦石的損失。礦石的損失是指礦石殘留于采礦場內未被采出或采、運、排棄等過程中的丟失。應遵循不斷提高回采率,綜合減少尾礦的原則,采用分塊選采技術。
將采掘平盤寬度劃分為幾個塊段,塊段寬度滿足設備工作空間要求,設備在塊段內按照水平分層的方法逐幅逐層的開采,一塊段開采結束后再開采下一塊段;將礦石加工產生的石屑石粉收集起來,并分類堆存和銷售,進行綜合利用。如石屑石粉可以用于脫硫吸收劑、水泥廠原料等。
3、廢水采用分級處理等措施
為解決礦山加工篩洗過程中產生的廢水,可以采用分級處理,建設專門的廢水處理系統。
4、粉塵治理措施
(1)采石場整體粉塵治理
通過布置開拓道路和溜井位置、優化開采程序,從整體設計方案上粉塵污染;
采用節能環保爆破技術,優化爆破技術參數,減少爆破起塵。
(2)塵源點粉塵治理
對生產線流程進行封閉,根據不同塵源點的揚塵特點及揚塵量配套相應除塵系統,對粉塵進行治理。
5、噪聲控制措施
(1)采用多排孔延時爆破、多段爆破,減少每一段的裝藥量,減少爆破噪聲對敏感點的影響;
(2)車間采用封閉技術,使各類噪聲級較高設備均集中在封閉廠房內,加強設備的維修保養;
(3)在設備基礎安裝時應用技術進行防振減噪及隔聲。
6、建設期環保措施
(1)優化施工方案
避開雨天與大風天氣施工,減少水土流失量;對容易誘發揚塵的建材進行覆蓋;施工廢水和生活垃圾集中處理,禁止亂排、亂扔;施工結束后及時清理場地和植被恢復。
(2)合理組織施工管理
減小和控制對施工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范圍和程度。
制定嚴格的施工操作規范,建立施工期生態環境監理制度,嚴禁施工車輛隨意施工便道。